1.老北京⟷現代北京:古今氛圍交錯,不同面向的北京傳遞出獨特的質感。
2.電影⟷回憶:創新的切入點,以經典的戲劇電影串起人們對北京的各種記憶。
3.歷史悠久鑑古爍今:世界文化遺產4處 + 四合院老胡同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故宮宮殿建築群-【紫禁城】
※原名清漪園、於1998年被聯合國文教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頤和園】
※參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天壇】
※西元1987年聯合國文教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長城】
這裡依山傍水,與司馬台長城相連。鎮內建築保留了明清風格,並融入南方水鄉的特色,是拍攝和散步的好去處。🎞️2018年姜文電影《邪不壓正》在此拍攝,為鎮區增添了電影文化氛圍。
從水鎮中央約爬20分鐘的臺階就可以到達。這個小教堂的外觀是灰色的石頭房,和古鎮的建築融為一體。登上後可以俯瞰古北水鎮,等待全鎮統一打開夜燈,那將是璀璨迷人、美輪美奐的夜景,也是古北水鎮最美麗的時刻!此生難忘!
融合音樂、噴泉、雕塑、燈光、表演為一體,為遊客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音樂水舞秀在司馬台長城下,由一組噴泉雕塑組成,每個雕塑都有不同的主題和造型,配合著優美的音樂,呈現出非常震撼的視覺效果。
百駕無人機於小鎮日月島廣場陸續騰空飛起,美輪美奐仿佛進入一場穿越時空詩意蹁躚的夢境之中,如繁星璀璨奪目綻放。"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為您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夢幻大片。
司馬小燒是古北水鎮有名的酒坊,門口用燈籠裝飾,酒坊裡有酒窯,還有釀酒的全部傳統設備和工具,遊客們在這裡可以參觀到小燒的製作全部過程,醇厚濃香燒酒。
創建於1900年,創始人為張聚魁,他年少在家鄉學得一手染匠絕活,能自製土靛染料,後自己開店,為當地百姓加工染色。進門首先看到的是永順染坊的曬布場,這裡是印染布料曬晾之處,也是染坊末尾的工序。在裡屋可以瞭解到中國的印染業的基本知識和工序。
是北京非常著名商業街。位於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中國的第一部自攝的電影《定軍山》拍攝在此,影片以傳統京劇定軍山為題材,是中國第一次嘗試拍攝的影片。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播出。由著名的「譚派」京劇創始人譚鑫培扮演主角黃忠,導演任慶泰,攝影劉仲倫。
中國唯一一處保留明代原貌的長城,整個長城城牆依險峻山勢而築 ,以奇、特、險著稱於世,保存有完整的20座敵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英國的泰晤士報2012年曾將司馬台長城譯為"全球不容錯過的25處風景之首"。
位在北京市的市中心,因廣場北方的大門而得名,可容納百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建於西元1417年,原名為承天門,至西元1651年改建後才稱為天安門,從初建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整座建築表現出一種皇權至尊的威嚴。
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 🎞️1986年四月,中共文化部正式明令「國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室內禁止一切拍攝」。《末代皇帝》就趕在四月之前就遞交申請通過,因此它成了最後一部可以進入紫禁城的宮殿中拍攝內景的作品。
北京市著名的旅遊新地標,來到北京旅遊可別忘了來到國家大劇院體驗建築的雄偉氣勢。殼面由18398塊鈦金屬板和1226多塊的透明玻璃組成,特殊的構造讓帷幕有迷人的視覺效果。🎞️《玫瑰的故事》黃亦玫哥哥晨跑鍛煉中一路經過的國家大劇院、明城牆遺址公園和什剎海等多處地標性點位,將北京多元城市風貌收入劇中。
為北京城『天地日月』諸壇之首,是一座典型壇廟,乃中國和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亦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 天壇公園內的古代祭壇建築群,擁有深厚悠久的歷史人文及獨特的藝術價值,是個深具意義的北京旅遊景點。
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規劃佈局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宮御苑。搭乘【畫舫】又稱遊舫、彩舫,是漢字文化圈一種裝飾華麗的傳統遊船,源於中國,後來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畫舫為屋船的一種,有屋頂,有些模仿宮殿建築裝飾,也有些綴上龍頭、龍尾的龍舟,內部裝飾、陳設也很華麗。🎞️《頤和園》於2006年5月18日在坎城影展首映。本片於2004年9月開機,2005年5月關機,拍攝時長九個月。取景地點包括北京、重慶、武漢、柏林、北戴河、圖們。
圓明園原為明代皇族的故園,後來康熙皇帝賞賜給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康熙皇帝將其取名為「圓明園」;雍正即位後將圓明園擴建至3000畝、造景28處,將圓明園改建成集辦公行政與休憩遊樂為一體的園林。🎞️《火燒圓明園》1983年上映的歷史災難片,依據清朝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燒破壞的真實事件改編,主演是劉曉慶、梁家輝、張鐵林。
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10萬人。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具有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是以眾多鋼鐵不規則地「編織」而成,立面與結構是同一的。各個結構元素之間相互支撐彙聚成網格狀,就象編織一樣。
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建築物之一。賽後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集游泳、健身、休閒於一體的活動中心。"水立方"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分別位於中軸線兩側,一方一圓遙相呼應,構成了"人文奧運"的獨特風景線。
溫暖的家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後作為大貪官和珅、慶親王永璘的宅邸,後被賜予恭親王奕訢,由此得名恭王府,並沿用至今。🎞️《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足以稱得上是傳世佳作,時隔多年,在眾多京味兒影視作品中依然霸榜第一,也是陳凱歌的高品質代表作。
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其鋪面建築風格樸素並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
清代起就成為遊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刹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刹海的神韻。什刹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隨著遊客的增多,這裡逐漸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位於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銀錠觀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