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AAA金金禮寓 或 金沙大地 或同級
位於金門縣古崗村古崗湖東南方,全長有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形。是民國五十年為了因應戰爭的所需而開挖,全程由人工開鑿,共耗時五年才完成,戰爭期間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坑內還設置有停靠碼頭…
是金門的地理指標,建築宏偉-宮殿式風格,經多媒體簡介認識全新的金門,是讓您抹殺底片的好地方後,夜間一場精采絕倫的音樂燈光秀,搭配忽而激昂忽而輕柔的節奏,各色燈光和花樣投射在莒光樓上,黑暗中絢爛非凡。
民國四十年西元一九五一年由時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胡璉將軍所創設。也是金門在戰地時期所設置特有的紅燈區,在兵荒馬亂之際,藉此排遣軍人們的心理與生理需求,以安撫人心…
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需配合潮汐)
特AAA金金禮寓 或 金沙大地 或同級
四維坑道又稱九宮坑道,位於小金門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為一雙丁字型的水道,此山是一岬角花崗石礁岩,一方面是防禦金烈水道的重要據點,一方面是小艇地下坑道的天然掩體。坑道總長790公尺高約11.5公尺(含括四個出海口、五座運補碼頭),規模較翟山坑道大一倍有餘,可以說是鬼斧神工的地下坑道。
鐵漢堡佔地約4,500平方公尺,外牆為仿城牆,高約5公尺,把堡壘與外界完全阻隔,一進入鐵漢堡景區,便會先與一部M42防砲車打照面,高挑的城牆阻隔了碉堡內的景象,大門上鑲著「鐵漢堡」紅字,堡壘體驗就從此開始。
烈嶼三堡之一的勇士堡,占地面積廣闊,進出碉堡需要經過一座小橋,穿越三公尺深的壕溝與緩長的斜坡,在偽裝網之後就是寫著勇士堡字樣的大門,重重關卡足顯當時烈嶼處於最前線的緊繃氛圍。
位於烈嶼西宅社區前的「八達樓子」,是一座仿城堡的方形碉樓式建築,為國軍長城部隊所建。車遊小金門中心點,紀念民國二十二年抗日大戰所犧牲的一班步兵。
溫暖的家
像石板一般飄浮在空中的3D斑馬線,利用彩繪技術造成視覺落差 !除了特別吸睛,這樣的設計最早在冰島與印度就有了呢~有提醒行車駕駛穿越馬路時減速慢行的作用 !降低事故發生想來朝聖的朋友抓準角度站在3D斑馬線就可拍出在空中漫步的感覺囉。
位於金門東北角,是全國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目前部署47年在823砲戰中立功的八吋榴砲。
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聚落房舍,當屬位於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該村建於清光緒26年(1900年),是旅日富僑王氏父子闢建的族居,佔地達1230坪,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三落大宅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十八間」…